X

欢迎扫描添加微信与我们联系:

请填写以下信息,会有专人与您沟通

你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研究发现:助人为乐或源自基因遗传

作者: 来源:   2013/11/1 11:25:00
研究发现:助人为乐或源自基因遗传

最新研究发现:助人为乐或源自基因遗传

  通常,我们看到的是人们在品德或者精神信的驱使下帮助他人,而且完全自愿进行有益他人或者社会的事情。但是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证据已经表明,做好事的趋向或许是由基因影响的。在《社会神经科学》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基因型的一种变化似乎影响着人们是否参与助人行为。拥有基因型变化的个体倾向于产生社会性焦虑,也就是说会因周围的人产生不安,而且几乎不想帮助其他人。与之相反的是,拥有另外一种变化的人们不仅不焦虑,而且更倾向于乐于助人。

  密苏里大学社会心理学家Gustavo
Carlo是这项研究的合著者之一,他说道:“基因型变化只是导致人们成为好人的一种间接原因。大脑化学的其它基因变异或许也会产生影响。现在有许多研究都在对利他行为相关的微观生物过程进行研究。”内布拉斯加大学行为遗传实验室的一位研究人员Scott
F.
Stoltenberg也是这项研究的合著者,他声称之前的研究发现表明,在焦虑的相对水平和利他行为之间存在关系。当社会焦虑较少的人遭遇他人需要帮助时,他们没有需要克服的问题而且会参与进去。一个患有社会焦虑的人或许会感觉到如此不安,以至于他(她)会避开这种情况。”

  Carlo警告称,研究的发现不一定就意味着遗传因素倾向于焦虑的人们也缺乏同情心。尽管对于他们来说参与助人的公共行为更加困难,他们也可能匿名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或者以其它不需要人机互动的方式提供帮助。为什么人们会形成助人为乐的能力一直是另一个广受争议的问题。之前的研究表明,助人行为的倾向或许至少是部分可继承的,也就是说是代代相传的,而不是父母或者老师的道德影响。2007年韩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大约55%的助人行为似乎是由于基因,而且基因联系似乎会随着孩子长大而增加。

标签: 基因、遗传 

【创物智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未注明原创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供稿(包括供稿配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2、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或使用了版权图片,请联系我我们(13264435052),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附则:对免责及版权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创物智网所有。


热门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