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文如下:
我和迈克尔-戴尔曾在2008年的时候在戴尔总部聊过一次天。即便是在那段经济形势最恶劣的时间里,戴尔的情况看起来也比很多竞争对手要更糟糕一些。对于如何改变周遭的环境,戴尔似乎拿不出任何的办法。我指出那一点之后,迈克尔-戴尔似乎并不领情。他表情痛苦,怒发冲冠,然后沉默了将近30分钟的时间。
在自那以后的几年里,戴尔花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收购了一系列服务、软件和硬件公司。戴尔的宏观战略是自己打造成一家面向中小型企业的一站式技术和服务商店,收购那些公司也是它的这项战略的部分内容。同时,IBM、惠普、甲骨文和埃森哲等公司似乎不屑于与戴尔去争夺那些中小型企业用户。
这项战略去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戴尔全年营收达到621亿美元,净利润达到35亿美元,每季度来自各项业务的运营现金流大约为15亿美元。
当你看到这些数据时,很明显戴尔的财务状况并不是很差。问题是,投资者认为戴尔的PC业务并没有太大的增长空间,他们并不相信迈克尔-戴尔已经制定了另一项计划。在过去的10年里,投资者一直压制着戴尔股票下跌,甚至在戴尔2007年重新出任首席执行官后表现得更加明显。
所有的因素结合在一起,迈克尔-戴尔、银湖和微软将公司私有化的目的似乎就昭然若揭了。戴尔一直在努力发展利润更高的软件和服务业务,迈克尔-戴尔注定要面临多年的审查。虽然他的战略听起来似乎不错,但是执行起来却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且似乎也不具备革命性特征。
戴尔似乎是借鉴了IBM的战略,只是作了一些小的改动。迈克尔-戴尔也许是美国最富有和最成功的人之一,但这并不能缓解他的自负情绪,因为人们一次又一次地追问为何公司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表现得如此拙劣。
对于迈克尔-戴尔来说,最糟糕的情况可能已经发生了。戴尔可能会被踢出他自己创办的这家公司。最后,我相信这就是戴尔私有化的真正原因。戴尔、银湖和微软为收购这家公司付出了大量的现金,令各方面都皆大欢喜,但是迈克尔-戴尔却做好了自我保护,以免受到分析师、投资者和媒体的严责。至少,他保住了自己的公司。
戴尔现年47岁,仍然年轻力壮,未来或许还有更大作为。自从重新出任首席执行官以来,戴尔在过去的5年里一直在寻找新的点子,但是到现在还没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