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小米集团组织架构调整后的第一时间,小米方面即向媒体做出了回应。小米方面表示这次的调整是既定梳理的延续,是小米从战略高度、组织保障两方面去强化技术引领,同时把AI、大数据、云服务业务以及互联网业务进行进一步梳理。
小米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小米组织部部长刘德首先从逻辑上对这次调整所涉及到的质量、手机业务、互联网业务等各个领域,做了说明。他指出,从去年IPO之后,小米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架构调整。
这些调整出自一整套策略规划。先是组织部、参谋部的成立,强化了小米的总部职能,增强小米“大脑”。同时,我们也一直在强调提拔年轻干部,强调公司对品质、技术创新的重点投入,并且把业务结构梳理得更清晰、更合理,让管理架构更强健、管理颗粒更细致。
而当前这次调整则是既定梳理的延续。小米从战略高度、组织保障两方面去强化技术引领,同时把AI、大数据、云服务业务以及互联网业务进行进一步梳理。毕竟今天小米已经2万多人,如果我们的组织建设不能跟上,以后无法应付管理10万人规模的公司团队。因此小米必须未雨绸缪提前行动起来。
在聊到“技术委员会”的时候,刘德表示技术委员会是原本就存在的,以前大概算是个“准民间组织”,是一些相关联的业务和工程师团队组成的,还发展了一些专业方向的委员会:包括大数据委员会、隐私委员会等等。这些委员会在公司内部实际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举个例子,隐私委员会。小米从一开始就极度重视用户隐私,所以7年多以来,小米所有产品和技术机构发布、更新前,都要经过隐私委员会审核通过,否则根本不让上线。这个否决权只在隐私委员会的工程师成员们手里,其他人根本绕不过,就算是雷总也不行。
而崔宝秋也一直在牵头这些技术委员会相关的沟通协同,一直是集团技术特别是基础技术研发的带头人。小米IPO之后总共有三次新的集团高管任命,第一次是集团质量委员会主席、集团副总裁颜克胜,第二次是从外部引入的集团副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第三次就是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集团副总裁崔宝秋。
小米一直坚持较为扁平和去title的管理风格,所以集团副总裁及以上高管人数一直都特别少,至今只有16人,这个数量要远远少于同规模公司普遍数量。如果新增一位高管,那肯定是配合重大战略动作。
这次任命崔宝秋为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既是升格,也是更具体系化,更有组织保障。小米从基因里就一直特别重视工程师文化,而且业内几乎没有一个公司像小米这样覆盖的技术范畴如此复杂宽广,涉及硬件、软件、AI、物联网、互联网服务、电商服务等,就更加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来统筹维护技术方向的预判、融合,并推动快速发展创新。
集团技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概括起来讲就是两方面,一是从战略高度加强全集团的技术引导、推动强化前沿技术预研和各领域的技术融合;另一方面就是加码对工程师的重视、关怀,强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激励。
总结起来说,集团技术委员会就是要做好集团技术参谋,当好小米工程师“娘家”。
加上这次的组织架构调整,可以看出小米在近几次的调整中,互联网相关业务的权重很大。这在刘德看来是很必要的。他表示,“互联网业务是小米商业模式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变现的关键环节。相比硬件业务,我们的互联网业务变现起步尝试要晚不少。前面两三年还在尝试摸索阶段,现在是强化这块业务的时候了,重点是要做好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开发出足够好的商业产品,做高效率的商业变现。另一方面就是去年我们刚刚开始做海外互联网和IoT设备端的变现尝试,起步很好势头不错,去年Q3财报里也披露了这块业务刚开始做很快就占到互联网收入约10%了。”
“所以,这次调整中新设了互联网商业部和互联网五部。当然,互联网五部也担负着配合国际化业务,做好互联网服务本地化服务、提升基础应用体验的责任。”
刘德还向媒体详细阐述了组织部和参谋部的大致规模和具体运转情况。
据刘德介绍,组织部和参谋部成立之后就开始快速运转,也有了一些初步进展,一段时间内正在逐步显现。参谋部、组织部很长阶段都会保持精干的小组织形态。这两个组织存在的意义不是在现有公司业务组织上屋上架梁,而是协助好雷总确定公司在业务发展和管理两方面的核心策略的制定,跟业务部门一起梳理策略的确认和执行。
“对于这两个部门而言,帮助公司一直走对路并且走得快、走得稳才是最终目标。只要公司运转良好,组织部、参谋部越没有存在感才越对。”刘德对媒体如是说。
最后刘德更强调,年轻干部是小米的未来。从最近几次的调整来说,小米已经提拔了一批年纪在30岁的年轻干部。接下来,小米还将努力尽早发现有潜力的年轻人,把他们放进小米各项工作的大熔炉,争取在30岁左右就能形成全面的能力并能够走上战场一线可以独当一面。
小米公布的最新一次组织架构调整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