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欢迎扫描添加微信与我们联系:

请填写以下信息,会有专人与您沟通

你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全球正在掀起一场互联网金融的竞争

作者:易宪容 来源:智电科技  2016/4/5 10:05:00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仅是开始,一场全球互联网金融竞争正在兴起,至于哪个国家能够在这场竞争中取得主导地位,就得在技术、法规、信用制度及消费观念上全面转变,这样才能迎接一个互联网金融新时代的到来。

  2013年以来,中国互联网金融爆炸式的增长,从而让中国互联网金融取得前所未有的实质性进展。这不仅表现为国家推出各种政策大力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且表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在各个领域里全面推进,尽管不少方面乱象丛生也是如此。比如网贷市场的发展。更可喜的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正在带动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一场全球竞争。

  比如,香港就认为对于互联网金融(香港称之为金融科技(FinTech))来说,香港本来就有领先优势,在20多年前,香港的八达通在电子支付系统上就独步全球(是的,1998年我在香港时就很便利地使用八达能支付),但是,由于出于监管法规、业界视野以及香港居民消费者对新的付款模式安全性的优虑,使得香港的八达通这种支付方式没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成为主要支付方式,从而让让香港的互联网金融停滞不前。看到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如火如荼,香港政府不得不在2015年4月成立互联网金融督导小组,由政府官员来推动香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但是,仅是政府的带动,如果不是金融机构及消费者彻底改变其思维模式要达到目的并非易事,要形成香港的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力更是难的。

  同样,日本看到中国互联网金融(日本也称之为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日本在这方面也在与中国拉开差距,因此,日本的业界也正在促使日本政府松绑投资限制,希望以互联网金融发展,让日本这个拥有高达9万亿美元个人存款的经济体也能够加速资本流动。

  因为,在日本,尽管国民财富体量大,但由于日本的各种金融监管法律严格、超低利率使得信贷容易,再加上日本人不喜爱风险、偏好现金多于信用卡,使得日本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需求不足,从而严重抑制了互联网金融在日本的发展。

  但是,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突飞猛进,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这几年的爆炸式的增长,日本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也纷纷涌现。日本的互联网金融从事的业务包括从云端技术储存至智能手机、提供线上贷款、保险、支付等服务。根据CB Insights统计,2015年,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业者筹集到资金达27亿美元,印度业者筹集到资金超过15亿美元,而美国业者吸引了投资达74亿美元。但是在日本,日本的互联网金融技术公司2015年1-9月仅吸引4,400万美元投资额。与美国、中国及印度相差比较远。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目前日本的金融监管机构希望能够松绑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投资法规,另外规范虚拟货币交易的新系统可能在5月在日本国会通过。这可能被认为是推动日本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第一步。日本金融服务厅(FSA)官员佐藤则夫(Norio Sato)表示,新的法规推出,并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开始,它将对日本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为,根据修改后的法规,日本的银行可以收购非金融相关公司的100%的股权。这将使日本三大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发展更多紧密,并紧密地追踪这种发展。例如机器人投资顾问以及数字货币比特币的核心技术区块链(blockchain),从而让日本大的金融机构关注与聚焦这些方面的技术与投资。传统的金融机构也许会认为,他们这样做会严重侵蚀自己的传统金融业务,但是不仅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而且传统金融疲弱,也要求传统金融业转型,并借助互联网金融让传统金融业带来新的转机。

  还有,美国互联网金融公司Prosper Marketplace在上个星期发行连续于一批个人贷款的债券,结果市场反应不佳,显示投资人对迅速扩张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仍然疑虑不少。Prosper Marketplace是一家线上P2P公司,购买其债券的投资者要求的利率超过5%,高于2015年底类似债券利率水平。投资者对Prosper Marketplace发债反应不佳,主要是投资者对近期线上贷款经历爆炸性增长所面临的忧虑。所以,导致了一年来网贷公司LendingClub、On Deck Capital股价大幅下滑,也让一个相关的公司暂停已经安排好的上市融资计划。据Autonomous Research资料,美国线上平台2016年放款金额预料上升到370亿美元,高于去年的220亿美元,从而使得在投资者看来,这个行业的风险大增。投资者只能止步。

  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仅是开始,一场全球的互联网金融竞争正在兴起,至于哪个国家能够在这场竞争中取得主导地位,就得在技术、法规、信用制度及消费观念上全面转变,这样才能迎接一个互联网金融新时代的到来。

标签: 互联网金融 

【创物智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未注明原创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供稿(包括供稿配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2、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或使用了版权图片,请联系我我们(13264435052),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附则:对免责及版权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创物智网所有。


热门文章

回到顶部